庞**
Lv.3 三星
2019/09/25 08:49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无名氏(一首)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借景抒情,以情写景,这在中学时代的唐诗宋词解析当中算是主力,但我一直不擅长揣摩出题人的标准答案,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解读,我不做研究也无从得知如此多的渊源,所以在唐诗宋词的理解上,一直当做“爽”读,读起来酣畅淋漓,心意相通就足矣。发自内心地去从诗词背后去了解诗词,都已经是大学毕业后的事,而第六期选的这本书,也是六期以来唯一一本我没有碰过的,了解都没了解过,但沈先生的大名却如雷贯耳,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可是她老人家的铁杆粉丝,常在我们耳边絮叨,只是当时我对应试教育的反感重点集中在语文课的标准答案上,也因此失去了与沈先生接触的机会,一直到阅读这本书之前,我都将沈先生束之高阁,所以不得不说,要感谢一番南图,让我有重新接触沈先生的机会,有更深入理解宋词的机会。话说远了,回到情景相依,我非常喜欢看到将无情之物赋予生命,虽佛曰“有情众生”,我却也爱无情之物,所以每每看到无情之物获生命力便激动不已,这可能是我爱上《西游记》的原因之一,“寒山一带伤心碧”,一个“碧”字本是神清气爽的存在,却成“伤心碧”,着实透出了词人的心伤,而“寒山”、“暝色”皆是如此,像小说中的倒叙,环环相扣后才说出景致至此的真实原因——有人楼上愁,为何而愁?在一番渲染后词人表怀“何处是归程?”游子在外念归程,正所谓“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但长途慢慢,归心似箭,映入眼帘的却只是交错更替的亭子,望不到归途,也难怪登高望远后如此豁达的心境都被忧愁渲染覆盖。这是我个人对该词的理解,之所以只敢说理解,是因为我没有充分的研究,也不敢对老先生的解读予以点评,但关于真假李白之争,我确实有自己的一个看法,是否可能是北宋不知名的小李白所作?此李白非彼李白,而作者忧愁之中不乏豁达,不愿隐去姓名,也不担心被大诗人李白抢攻,虽是一己私见,但细细想来,也有可能。

《宋词赏析》

作者: 沈祖棻
领书计划详情
7人点赞
读者留言 (0) 写留言
下面没有了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