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象愚先生对于何为“经典”剖析的非常深刻。对于“经典具有跨越时代性,无限的可读性”这个观点,我非常的赞同及深有感触。经典的作品会跨越时代再次与现代的人产生共鸣。人类的共同情感也会随着这些文学作品而再一次的激活,彼此之间会产生理解和同情,甚至共同的喜怒哀乐。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会让我们反思现代的生活与思维方式,这一点有时候我都觉得挺不可思议的。读“小王子”时,我时常就有这样的感悟,作为成人,我们一直都在失去自己最为宝贵和纯真的东西。更不用说那些说是为儿童而著作的作品,像“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其实对于成人来说更为显得可贵,那些童年里的记忆,那些童年里发生的趣事,有时候他不是为儿童而作,反而是为了成年找回曾经的自己则著作的。其他那些经典的著作就不用多提及了。只是,我们同样也要面临一个现实,当我们在说“经典作品”时,其实,我们也是不断的在丢失这一部分“经典作品”,在现代消费性文化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解读“经典作品”的文字,其中大多数并不一定是精准的解读,有一些只是为迎合大众而作的娱乐性解说,这反而让一些经典作品不能真正的进入人们的阅读范围中。我想,这一点也是需要警惕的,我觉得最好的做法还是自己真正的去读他、了解他,慢慢地理解他!
《语言与沉默》
作者: 作者【美】乔治·斯坦纳 李小均译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