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Lv.2 二星
2022/06/24 08:38
却逃离言词
静中藏了一个争字;
稳中藏了一个急字;
忙中藏了一个亡字;
忍中藏了一个刀字;
越想争,心越要静;
越急,心越要稳;
越忙,越要照顾好自己;
越忍,越要看清事态。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隐藏着深刻的哲学和辩证道理,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们说话做文章却越来越“简洁”、越来越沉默。这里简洁的意思是带引号的,不是说简单明了,而是说能用符号表情包就不想打文字,懒得润色自己的话语,只会用“好好啊”、“哇塞”来表达,写作文都用网络语言或者省略语,读作文像在读暗号。我觉得这个情况和我们越来越讲究效率和快节奏有关。虽然我不愿意什么事情都往“卷”上扯,但现代人被扭曲的“以钱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的价值观催促到没时间好好说话、用很长的时间把话讲透彻、讲清楚。这本身其实就是主动地逃离言词。而数字这个理科事业的发展,让符号、公式更加系统化地表达,让数字语言有了更强的用武之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和某方面也削弱了言词的作用。内忧外患,让通才越来越少,言词的使用范围在减小。
我认为逃离言词也不一定完全是负面的,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中国画讲究留白,也是这个意思。安静下来可以让人们更多去体会事物的本源。数学、音乐和绘画也是语言文字外的另外表达,反而有可能透彻表达出文字不容易发挥的空间,比如文字有治愈的力量,但是需要读者去耐心读一段投入进去。而绘画也有治愈的力量,那可能是一眼难忘的治愈,更加直接有效。只是我们要小心文词的能力退化,不能出口成章,但至少能娓娓道来、不颠三倒四;至少能分清楚书面语和口语、正式语言和网络语言的使用场合。让言词发挥到正常的作用。

《语言与沉默》

作者: 作者【美】乔治·斯坦纳 李小均译
领书计划详情
6人点赞
读者留言 (0) 写留言
下面没有了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