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Lv.2 二星
2022/06/26 22:02
小说的未来岌岌可危?
我理解的斯坦纳所谓“毕达哥拉斯文体”就是没有既定格式,融合了各种表现形式,包括音乐、数字、甚至留白(代表沉默)。我看这也是到了文体的山穷水尽了吧,才会有这样的表现形式,真的需要这种形式吗?我在微信读书大致翻了一下恩斯特的《希望的原理》,我并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中特殊的文体,相反的,我觉得这更像是一本哲学著作。如果说小说中比较特别的问题,我倒是想到了里尔克的《布里格手记》,其中诗歌式的小说表现手法让我记忆尤深。说小说本身山穷水尽,我倒是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好的能够抓住人们眼球的小说实在太少,平时的媒体轰炸已经让我们见证了太多魔幻的、诡异的事件,似乎小说已经激不起一点儿水花。我记得上一部让广大群众兴奋的小说应该推《三体》吧,因为丰富的对未来和其他星球的想象力以及科学的讲述方式,激起了读者的兴趣并脑洞大开。

《语言与沉默》

作者: 作者【美】乔治·斯坦纳 李小均译
领书计划详情
5人点赞
读者留言 (0) 写留言
下面没有了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