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库全书总目》在沈端节《克斋词》的《提要》中,曾论及词调和词题的关系。它说:“考《花间》诸集,往往调即是题,如〔女冠子〕则咏女道士,〔河渎神〕则为送、迎神曲,〔虞美人〕则咏虞姬之类。唐末、五代诸词,例原如是。后人题咏渐繁,题与调两不相涉。”这就是说,最初的词,调和题是统一的,词调既与音乐有关,也和文辞有关;但后来则分了家,词调只是代表乐曲,不再涉及内容了;如果对内容要有所说明,就得另加题目。宋词绝大多数是属于后者,但这首词却是属于前者。〔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事。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