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棻对李清照这首词非常喜爱,曾经以同一词牌、同一韵脚写过词作,那是在1940年岁暮,沈祖棻在四川乐山写作《凤凰台上忆吹箫·岁暮寄千帆雅州》,程千帆笺云:“时余执教乐山技艺专科学校,以寒假归省雅安,故祖棻有此寄也。”可知此词为怀人之作,调寄《凤凰台上忆吹箫》,且与易安词同用十一尤韵,显见对李清照同韵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的追摩。词云:“锦瑟生尘,蜡盘销泪,近来无分闲愁。渐袅残沉炷,懒挂帘钩。休问行云别后,山共水、何处淹留?回文字,缄恩寄怨,雁也应羞。 悠悠。此情不尽,终日倩流波,洗梦江头。正一天烟雨,慵自凝眸。还任春风偷换,将柳色、青上妆楼。余清事,商量苦吟,静待归舟。”沈词起笔以对句“锦瑟生尘,蜡盘销泪”写出别后闺房凄清,锦瑟是装饰华美的瑟,蜡盘是盛蜡之盘,如今锦瑟无心摆弄,故而生尘,蜡盘中盛满融化蜡泪,可见点烛之久,“无分”即没有缘分、与此无关。一个“渐”字,领起两个四字句,写出时光的缓慢与百无聊赖,“袅残沉炷”指残香袅袅,沉香已尽,“懒挂帘钩”写出词人的慵懒与无力。“懒”字乃正面点出词人情绪,且与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的“慵”字,同一机杼。过片以“悠悠”二字承接, “洗梦江头”四字,极清雅,极灵动。接下来以一“正”字领起,写出漫天烟雨中“慵自凝眸”的怀人情绪。 “清事”,即清雅之事,这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他们的共同志趣并非声色犬马,而是“商量苦吟”的清雅之事,即推敲字词、吟诗填词——这才是程、沈二人为何彼此自诩为“文章知己”(沈祖棻《千帆沙洋来书,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的真正原因,这也是他们异于寻常夫妻的地方。虽然通首词都脱胎于李清照同调、同韵之名作,且化用了秦观、温庭筠等人名句,但仔细读来,女词人仍以自己的灵心慧质书写了属于她与程千帆二人之间独有的那份相思与知音之情。汪东评此词为“漱玉遗韵”,固是知人之言,但遗韵之中自有祖棻特有的灵秀,读者自可体会。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