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Lv.0 
2019/12/19 12:49
第一章 玩偶万历皇帝
本章主要讲述万历皇帝即位(1572)-万历十五年(1587),15年间发生的事情,万历皇帝登基仅9岁登基,他的父亲隆庆皇帝,就是大明王朝1566年中的裕王,祖父嘉靖帝就是大明王朝1566中一心只想修坛炼丹的,被海瑞一封奏折疯狂diss

万历皇帝年幼登基,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老师,也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另一个是从小照顾他的宦官,大伴“冯保”,万历及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对张居正及其信任,也经常通过冯保对万历进行监视,他的童年在莅临早朝和学习圣贤经传中度过,使得他成为一个早熟的皇帝。

但是,他对于张居正和冯保的依赖过于深,登基前十年,他只是把大伴冯保的指示告诉元辅张先生,又把元辅张先生的票拟按照大伴冯保的建议写成朱批,对于年幼的万历皇帝来说他无法预料到内阁大学士和司礼太监的密切合作,会给今后的朝政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

张居正当政期间,朝堂中有支持和攻击他的两派官员,皇帝年幼时,对诋毁张居正的官员处以极刑,导致张居正的权倾朝野,凡是他所不满的人,已经不用亲自出面已经有其他的内外官员对此人投井下石,以此来讨好首辅。

待1582年,张居正的溘然长逝,朝廷里的钟摆已经摆向了反张派,短短半年的时间,张先生就被朝堂盖棺定论,欺君毒民、接受贿赂、卖官鬻爵、任用私人、放纵奴仆等,最后归结为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廷大权,居心叵测云云。

万历皇帝开始慢慢发掘自己当初如此信任张先生是种错误,张先生言行不一,满口节俭,但私生活及其奢侈,万历十分伤心,当时张居正对自己和外租度李伟近乎变态的苛刻行径,深深刻在了刚成年的皇帝心中。但还是念在十年的教育辅佐之情,暂时没有抄没张居正的家产。

同时,“大伴”冯宝也在到张的风波中下台,被抄家并夺去司礼监太监一职。

高供遗嘱的出现,在彻底解决张居正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书中历数张、冯的罪恶,主要有两大问题:

1、当初他并未言之与皇帝任何大不敬的言语,仅仅说皇帝太年轻,怕被宦官所误,冯保和张居正就提前对他下手,骗取皇太后懿旨,将他逐出朝廷。
2、张居正曾策划一个官员刺杀皇帝并栽赃嫁祸给高供,将其置之于死地,但是后期安排的官员反悔,计划失败。

年轻的皇帝,看着遗书,也无法辨明真伪,毕竟已经过去10年之久,此书一出,在朝堂引起风浪,更加严重揭发张居正的言论也浮出水面,这次是直接震怒了万历皇帝。

1、一次应天府乡试出题“舜亦以命禹”,皇位属于有德者,应当实行禅让制,借此说此次命题居心险恶,映射张居正与皇位之间的关系。
2、张居正身边人奉承他为伊尹(辅佐商代的贤相,辅佐成汤取得天下,成汤去世,就辅佐其孙,其孙无道,就直接取而代之),虽然皇帝知道张居正灭有谋朝篡位的野心,但是张居正以老师和元辅的身份经常对其施加压力,不是伊尹的翻版,那难道万历是那个无用的成汤之孙?

终于,张居正家被抄没,张家人均被罢黜充军,皇帝实际掌握了朝堂大权,但是等到没有这两个人为他遮风挡雨时,真正的权力角逐才悄然拉开序幕,倒掉张居正,受益者并不是他自己。

反张中有两派人,一类人物强硬坚决,顽固拘泥,直接把矛头指向皇帝,在劝谏的名义之下,说皇帝奢侈懒惰,个人享乐至上,后宫嫔妃尊卑不分,就是要把皇帝规范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不让其个性自由的发展。另一类人直接为了权势,占领了冯张被弹劾之后的大量职务。

《万历十五年》

作者: 【美】黄仁宇
领书计划详情
4人点赞
读者留言 (0) 写留言
下面没有了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