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Lv.2 二星
2019/12/27 23:31
谈谈我理解的申时行和皇帝
申时行上任首辅颇有一番波折和机遇。孝在古代是摆在道德的制高点:从三年父母之忧可见。我就想了,为何不把自家的年迈双亲接到身边?活着不尽孝,死了来尽?死后的3年守孝,是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亏欠和弥补吧?张居正三年之忧没有回乡,可是张四维回去了,在首辅位能方全始终。而让资历排后的申时行上任首辅之职。申时行上任,有赖于当年张居正的知遇之恩,而张居正的溘然长逝,导致强压专权下的群臣激愤中,连累后代发配边疆,罚没全部家财。在大多数首辅不能始终的惨痛教训下,申时行不得不谨小慎微,折射着“和事佬”的光环下求自保和施展“诚意”抱负。以宽容、原谅修复群臣之间的“以和为贵”的情谊。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两面。试问官员也是凡人,不能各个神仙下凡解救苍生。终其一生考取功名,为了啥?大多数不就是为了“书中只有黄金屋”,讨个好生活,再说光宗耀祖和名垂千史的事吗?当然不乏屈指可数的道德楷模,甚至敢公然顶撞说教天子,自然不能善终。当然也不知道皇帝编撰历史的时候,会不会让他流芳百世。皇帝也是凡胎,虽然当朝所有人都不承认。他也有“阴阳”两面,想施展政 治抱负,可是被身边人蒙蔽,能看清一些但看不清更多。万历怎么也想不明白,作为一国之君,为何立储就这么难?家务事,群臣通通拿出来干预和否定,于是他选择“无为而治”吧,其实是和群臣的对抗和藐视。也反映万历本性也是一个很佛性的君王,不尖锐且没有果敢的决断,不能为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拼劲全力。由于之前的相信换来了欺骗,而使他不再轻信。今天告发这个,明天告发那个,所有的诋毁都是“沽名卖直”出于各自肮脏的目的。所有的不信任,让万历怠政的方式就是对群臣冷暴力。而对懂自己的挚爱淑嫔郑氏和他们的爱子,就立储事件不惜与群臣反目。可惜懂他助他的臣子没有出现啊!要是申时行能果断助他完成立储大事,历史就会如何发展呢?

《万历十五年》

作者: 【美】黄仁宇
领书计划详情
4人点赞
读者留言 (0) 写留言
下面没有了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