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今天是乙亥年十二月十二,按中国传统的农历年来说,是戚继光去世432周年纪念日。书中描写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戚继光,不只有光鲜亮丽,也有为人不耻的履历,但真的为人不耻就是错的吗?不是的,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妥协,但传统的非黑即白常常使我们不能接受,一个民族英雄怎会有权力腐蚀?怎会出现党派结盟?不应该如海瑞一般刚毅?但你想想,若戚继光真如海瑞,恐怕早就被文官集团排斥,郁郁不得志而终其一生。我们也常用马后炮式的评论说,如果怎样就会如何,可是文中俞大酋的战术策略和军事安排不合理吗?合理,但不合时宜,中国的小农经济和乡土社会注定无法在短期内形成专业化的军事单位,而地方税收与皇家税收的冲突也注定财权难以真正的实现集中,而文官集团对于武力的恐惧也注定他们不会同意这件事的实现。戚继光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深谙此道,也正是如此,他才必须将自己的梦想和政(nh)治理想寄托在文官集团和权势当中。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