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得开始做点工作了,现在我学着看。我28岁,几乎一事无成。”“可笑。我坐在这,我的小屋里,我,布里格,28岁了,默默无闻。我坐在这,什么也不是。然而,这个什么也不是的人开始了思考,在五层高的楼上,一个灰色的巴黎午后”终于在第14篇,作者开始透漏主人公的生活。和第8篇我的祖父老宫廷总管布里格的葬礼,形成了物资生活的鲜明对比,表明了布里格此时已经家道衰落,生活窘迫。但是这个落寞的贵族,不曾放弃还在思索和憧憬着所有的可能性。“如果这一切都有可能,即便只是可能性的微光,——那么,为这世上的一切,就必须发生些什么。”28岁,处于人生春季末班车上。春有明丽,更有阴云暗淡风、雨、寒。而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身处窘困,依然憧憬各种渺茫的可能,踔厉奋发。“这个年轻人,无足轻重的外国人,布里格,得在五层高的楼上坐下,写作,日日夜夜:是的,他必需写,这就是结局。”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