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畏死:对陌生人的死视若罔闻(所有人都围着他看),因亲人的死悲伤、愤怒(电车上年轻女人的猝死),这些普遍的情绪反应恰恰证明,把此在耗竭在操劳中的沉沦之众像苍蝇一样,对死一无所知。当海德格尔断言:“唯人能死”,他绝不是在鼓吹苍蝇和狗的永生,而是在殷切地呼吁: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可以不像苍蝇和狗那样不知死、忘记死,是因为他可以领悟、筹划、决断,而不只是被动地等待死亡的到来,是因为人的觉醒和顿悟可以让他用另一种全然不同于淡漠或拒斥的态度面对死亡。这种种的不同,并非缘起于人智性上的高级:科学视死亡为肉体机能的停止,伦理把死亡丑化或美化为人与人之间的恩怨牵连,传统形而上学的空泛玄谈干脆把死亡当作纯然的“不在场”而不予讨论。智识非但对死亡触而不及,更有进一步歪曲、掩蔽死亡真相的危险。智识不能促成人们对死亡的领悟,真正能够开启真相的,恰恰是被智识忽略、人人都熟悉、却人人都竭力逃避的情绪体验:恐惧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