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
Lv.0 
2022/05/26 08:21
第16天 片段61-62
导读: 在客观历史叙事中,人物如同棋子或符号,或者按照查理六世的说法,是一张固定的“纸牌”,常规的历史书写就是描述有始有终、接承转合俱全的游戏过程,看重“纸牌”的功能和角色,它到底是谁并不重要。马尔特却对这种历史嗤之以鼻,早在第14节手记中他就已经质疑发问,如果一直在讲述着多人的集*会,却不说被众人围立其中的那一位,那么或许整个世界史都被误解。本节手记也许可以看做是对这种“刻板”历史的逆转——相比于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相比于诸多关涉他本己存在感受的轶事,围立在周围的人群和那些无法委婉相告的大事并不重要。
第61和62节手记以查理六世开始,也以查理六世终结,由此形成了一个可以独立出来、自成一体的叙事单元。从处理素材的方式上看,两节叙事虽然以特定的历史事件为原型,但许多细节都与史料记载大相径庭,有些内容(特别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根本就是里尔克的杜撰,某些人的名字和特定的历史背景甚至被刻意抹去,消隐于一片模糊不定的呓语之中。在里尔克半真半假的笔下,年轻时声色犬马、发疯后彻底沦为政治傀儡的查理六世几乎综合了他心目中圣人和智者应具备的所有特征:一无所有(穷人)、疯癫(大胆者查理的小丑)、孤独、内省(耳聋的贝多芬、卖报纸的盲人)。而其间对其他几个人物的插叙则各从不同角度举证了那些“不能领会生活基本要素”的人们:他们“在爱里力不从心”,终生执迷于权力或财产,以致骨肉相残(勃艮第公爵和奥尔良公爵,旺多姆伯爵和拉马尔什伯爵)、父子相杀(富瓦伯爵);他们“决断时疑而不定”,不知道应该信自己还是信别人、信此世还是信来生,以致终生侍奉上帝的耄耋老人尊严扫地(若望二十二世),从未历练过人生的年轻生命却被供奉为不会衰老的标本(利尼伯爵之子);他们“面对死亡无可奈何”,死虽未至,一点虚无的预感就足以击溃毕生的自信,使阅历成为负担,使情爱揭穿假面。

《布里格手记》

作者: 【奥】里尔克著 陈早 译
领书计划详情
0人点赞
读者留言 (0) 写留言
下面没有了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