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内容:茨威格对昨日的回忆从他父辈(顺带也回忆了一下祖辈)开始。在本书第一章里,他回顾了父辈们平稳而怡然自得的社会生活,那是一个崇尚人文、自由、安分守己、劳有所得的时代,历史上也是自由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他的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乡村到城市,以低调务实的方式完成了家族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之成为一个奥地利中心城市维也纳的大市民富裕家庭。茨威格从父亲那里沿袭了低调务实的家风和传统,不太喜欢急功近利的获取荣誉,也不愿意被冠以各种头衔,这与他以作家身份的自然属性显得有些相违背。而他母亲家族里那种金融大贵族所具有的习气和接人待物的方式,则成了作者自我调侃的素材。在那个年代,犹太家庭一方面用勤劳和智慧迅速地追求财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全力培养家庭的下一代以期实现对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更高追求,因为犹太人认为有文化才是名门该有的样子。在维也纳,你能感受它的艺术气息,能享受它海纳百川的气度,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与自然环节有机协调、相得益彰。城市各阶层的生活圈以皇宫为中心,像年轮一样自然向外延伸。诗歌、音乐、戏剧、美食、文学、爱情、咖啡,是这座艺术之城的宝贵元素。宫廷剧院演员的言行举止成为市民学习高雅的典范。自己的作品能被搬进剧院演出,是音乐家、剧作家的追求。旧剧场的建筑废料成为市民的艺术收藏。不同圈层、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庆典活动和艺术活动中得以发生没有偏见、不带芥蒂的关联和互动。艺术生活成为维也纳公共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来自何方的艺术家,在维也纳都不得不自觉追求艺术才能上的提升。在维也纳生活的犹太市民阶层,对19世纪维也纳艺术成就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支持、文化拥立、参与创作等。维也纳这座文化之都,以包容万物的底蕴,造就了作者心底根深蒂固的对欧洲文化共同体的认知和念想,影响了他以后的文化和精神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正是当初建立的如此美好的念想,导致了作者在祖国消亡、流亡异乡的情形下,产生了无处生根、心力交瘁的悲痛意识,最终选择了告别。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作者: 斯特凡·茨威格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