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Lv.2 二星
2022/07/26 12:42
犹太人的身份以及他反战温和的态度让他遭受迫害

茨威格从出生起一直都是命运的宠儿,出生于欧洲当时文化艺术中心之一的维也纳,家庭富裕不愁吃穿,自年少时便四处游学,广泛结交各国优秀的艺术家朋友,文学道路也一路畅通,年少成名,他习惯了鲜花和掌声,习惯了被人们尊重与仰慕,他也习惯了维也纳的热气腾腾,习惯了上层社会的彬彬有礼,然而自一战以后,整个世界开始向他展现出丑恶、狼狈、疯狂的一面。

犹太人的身份使他背上无理的迫害,茨威格在纳粹极端民族主义与反犹主义的重压之下,被迫与自己珍爱的祖国奥地利诀别,他文学作品在德语区也被禁止被摧毁。在国外流亡时也会常常听到从祖国传来的尖叫的呼救声,听闻亲密的朋友被非法带走、被拷打、被侮辱,甚至在自己母亲临终之际也无法陪伴在她身边。

两次世界大战无情地将他的欧洲大同理想击得粉碎,战争不仅吞噬了这世界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在侵蚀着人们精神的脊梁,正义躲藏,邪念横行。被迫见证与经历这一系列悲惨性的变化给茨威格带去了巨大的打击,而在这长期的斗争中他已耗尽了力气,也耗尽了希望,于是在1942年选择了在巴西的公寓内和妻子双双自杀,离开了这个他曾经深爱后又使他深感失望的世界。犹太身份的创伤,“欧洲主义”的挫折以及人文精神的落败,这三个巨大的、无形的悲剧,最终造成了茨威格具体的人生悲剧性收尾。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作者: 斯特凡·茨威格
领书计划详情
1人点赞
读者留言 (0) 写留言
下面没有了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