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
Lv.1 一星
2022/07/28 08:37
再度出游(一战后意大利和德国)
在萨尔茨堡熬过奥地利在一战后最困难的三年时光,茨威格感到一切似乎又好了起来。他打算再次走出国门,来一场期待已久的短程履行。这次是邻国意大利,也是一战时期奥地利的敌对国。作者在米兰和佛罗伦萨会见了几个老朋友,没有了战时的立场分歧,大家相谈甚欢、推心置腹。不过茨威格还是能敏锐的察觉到意大利这个国家在一战后,在社会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亲眼遇见法西斯分子对民众的暴力冲击之后,作者一眼就看出这种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动,显示出了它组织严密、训练有素、速战速决的特点。可见,目前的和平还不是真正的和平,依然是暗流涌动。

第二站茨威格来到德国,在公务轿车上花半个小时会见了老朋友德国外交部长拉特瑙。然而,这次会面又变成了永别,这位内阁要员在同一辆轿车里被暗杀了。消息震动全国,德国马克开始疯狂的贬值,通货膨胀的程度远远大于前几年的奥地利。社会的大动荡、阶层的大轮转,让当时的民众不得不选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许多反对魏玛共和国当局的政治团体也开始崭露头角,挑头的有鲁登道夫也有希特勒。特别是希特勒,利用这次的恶性通货膨胀以及后来的经济危机赚足了所有的政治资本。

待通货膨胀因为新马克的发行而得到控制以后,茨威格认为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地,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十年(1924-1933,其中1929-1933年爆发了经济危机,而作者由于从事文学创作,对经济危机的感受不大),城市已重新建好并且变得更加漂亮了,新的交通工具飞机也出现了,人口在各国间的流动由于护照的放宽,变得更加自由了。在作者的心中,似乎又重新燃起了欧洲统一的希望,并在这十年间取得了非凡的创作成就。包括《人类群星闪耀时》以及前一章所提及的作品,都在这段时间极为畅销,大量的外国出版商也纷纷联系作者,商洽在当地出版发行的相关事宜。另外作者还拥有读者群。

茨威格在本章反思了自己的作品能够被读者接受的核心原因,那就是精简再精简。要求自己只写最突出的、最重要的内容,哪怕大幅删减也毫不犹豫。虽说成名后的作者在生活中尽量保持矜持,尽量不让自己因其成就而得意忘形,但会因为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不同阶层的读者,对其作品视如珍宝的样子而感到不胜欣喜。不过作者却不太喜欢出席各种大型社交场合,拒绝大张旗鼓、抛头露面,选择深居简出、保持低调、拥抱自由。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作者: 斯特凡·茨威格
领书计划详情
0人点赞
读者留言 (0) 写留言
下面没有了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