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反战和平思想在奥地利孤立无援。于是自己调整成了静音模式,直到罗曼.罗兰的书信回应,让他找到了精神上的盟友。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高举和平的旗帜,怎么会是叛徒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下,对于文人思想的包容度还是比较大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下战争机器宣传鼓吹下的思想统治和封锁。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殖民地和边界问题;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就是思想和意识形态之战。在茨威格的回忆里:在战争的最基层,敌对双方的战士虽然语言不通,却可以同病相怜般突破语言的局限唠家常;在战争前线之后方,那些在医用物质紧缺下的伤病人员的呻 吟和死亡的威胁。让我们再次重温了一位亲身经历者眼里的所见所闻所思,很震撼。普通人希望和平的愿望,是那么质朴和真诚,可在那样一个“力量过剩”的年代,却成了奢望。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作者: 斯特凡·茨威格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