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和第二任妻子一起自杀,临终前最牵挂的却是前妻。斯蒂芬·茨威格是世界文坛上著名的作家,他的一生没有获得任何文学奖项,却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传记作家。1942年2月22日,在写完自传《昨日的世界》后,茨威格和第二任妻子夏洛蒂在巴西的公寓双双服毒自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写了一封信给前妻弗里德利克:“寄上我全部爱和友谊,请你不要难过,你知道,我是平静而幸福的。”茨威格和夏洛蒂在公寓被发现时,两人平静地躺在床上,夏洛蒂握着茨威格的手,可见两人的感情不错,可为何茨威格却要写信给前妻表达爱意呢,难道他还爱着前妻吗?一切还得从茨威格的出生说起。茨威格虽然是犹太人,但从小家庭环境优越,自幼生活在维也纳,那是一个能够接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友好城市,二战之前,茨威格从没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被歧视和侮辱,他认为自己是个欧洲人,并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1912年,茨威格遇到了弗里德利克,她出生在一个有教养的犹太家庭,有着丰富的学识,也热爱写作,两人相遇时,弗里德利克已经结婚还有2个女儿,可他们还是相爱了。后来,弗里德利克离了婚,嫁给了茨威格,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虽然当时正逢战乱,物质贫乏,弗里德利克却能把家庭布置得舒适又充满乐趣,再加上她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总能激发丈夫的灵感,茨威格的许多代表作都写于那些年。1933年,法西斯严禁犹太人的作品被搬上舞台,茨威格不得不离开祖国,前往英国,可妻子因为事业不愿意前往,茨威格只能在英国找了一个女秘书。秘书叫夏洛蒂,是茨威格的粉丝,且年轻貌美,两个很快就产生了感情,茨威格向妻子说出了实情,弗里德利克不仅不吵闹,反而主动退出了婚姻,成全了两人。虽然离了婚,但是茨威格对弗里德利克的爱和信任从未改变,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对于茨威格来说,弗里德利克不仅是他的前妻,更是他对美好世界的期许,他笔下的女性都如同前妻一样,善良,执着且多愁善感。二战时期,身为犹太人的茨威格再次被驱逐,后又因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只能在世界各国流浪。1940年茨威格和夏洛蒂经纽约去巴西,那时候的茨威格已经是非常著名的作家了,在南美大陆上,夫妻俩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智利总统希望与他见面,乌拉圭和阿根廷邀请他去演讲,巴西的媒体对茨威格大加赞美之词,他们在巴西过着非常体面的生活。可一想到欧洲人民还处在水深火热中,茨威格就为自己的富足生活感到羞耻,在南美洲各国演讲时,他拒绝入驻高级酒店,并且还将演讲的收入都捐出去做慈善,然而个人的力量对于备受战火煎熬的人民无疑是杯水车薪。在这种绝望和煎熬之下,1942年,写完《昨日的世界》为名的自传后,茨威格写下了遗书:''精神上的故乡欧洲业已毁灭之后,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了。''随后,他就和妻子在寓所服毒自杀了。作为一名犹太人,他的种族遭到荼毒;作为一名奥地利人,他的祖国被侵吞;作为一名文学家,他的作品被纳粹钉在耻辱柱上;作为一名和平主义者,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于茨威格来说,即便物质生活再丰富,都无法磨灭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在临终之前,他才会写信给象征着精神上美好的前妻,与其说茨威格是在和前妻道别,不如说是在和他所热爱的欧洲、世界道别。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作者: 斯特凡·茨威格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