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议”是汉代人民向政府表达意见的文章,大概类似今天人大代表的提议吧,“诏令”是政府写给民间的文书,大概类似今天的政府通告之类的吧。汉代奏议写得最好的代表人物有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例如晁错的《论贵粟疏》,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农民耕种的艰辛却获益甚微,生吃不饱穿不暖,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商人不用耕作却能够吃肉着锦,如此的不公平,进而追究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引出需“贵粟”的结论。疏中所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诏令文,曹操的《求贤令》是一代表。 为国家招揽人才而发出的公告,一般来说语气应当是严肃的,可是曹操的这篇文章笔调轻松,带有俏皮而浪漫的情趣。其中所举刘邦重用陈平的例子,更是说明了国家求贤若渴,即使像陈平那样德行有亏,但只要有真才实学的,照样能得到国家重用。
《中国文学史》
作者: 钱穆 讲述;叶龙 记录整理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