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奏议和诏令是刻板的公文,只需套格式写就行。其实不然。奏议是人民给政府反映意见,可详尽申述。诏令则是政府写给民间,只简单讲述几句。钱师举例来说明,这两种应用文皆可发挥写作者的文采。以贾谊和曹操为例。贾谊的《过秦论》是中学教科书上的必背课文,文中气势恢宏的排比句和辞赋精彩印象深刻。这里节选的是贾谊《论积贮疏》,文章慷慨陈词,言简意赅,笔力雄伟而凝炼,处处表露出作者心怀国家,体恤人民的忠心和爱心。诏令则以曹操的《求贤令》为例,其文不以政府严肃的口气,而是任意挥洒带有一些俏皮和浪漫的情趣,写下这篇不足二百字的诏令。因这篇不按套路出牌的《求贤令》鼓励了很多能人异士投奔到曹操的阵营。在《三国演义》里看到曹操的确是延揽了不少各种类型的人才,这算是吸引力法则的效应。
《中国文学史》
作者: 钱穆 讲述;叶龙 记录整理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