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古文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年少时极喜《韩昌黎集》,待他中举后,昌黎体得以发扬光大。 欧阳修写作不喜用冷字僻典,文章也力求简洁、凝练,这也是钱老所推举的写文章的首要(简洁、凝练)。欧阳修还推挽后学,他的后辈有三个好学生,曾巩、苏轼、苏辙。 唐宋古文,韩愈与欧阳修两位均极为重要。韩文有阳刚之美,欧文则阴柔之美。欧阳修的作文,有时甚至将全文改完,一字不留。《醉翁亭记》是篇杂记,“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精读精改,细心改做。钱老也提醒我们,作文不能马虎,要学古人榜样,精改细作。 宋代古文的代表人物,还有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王安石之文亦具阳刚之美,但与韩文风格不同。钱老喜欢王安石的文章,因他熟悉政务,关心政事,对他的政论文颇感兴趣。 王安石与苏东坡,同是宗仰孔孟师道,同是师法韩文公的文章,两人惺惺相惜。 曾巩,字子固。他的《战国策目录序》说理清晰,立论精准。文学见解与风格与欧阳修相近。朱子曾说:“学文章可从曾巩之文学起。”清代姚鼐也曾说:“宋朝欧阳、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其与欧阳修,殊途同归。 苏轼,字东坡,是文学家中的全才。他能作散文、古文、诗、词、书法和画。是我国四大家之一,即李白、杜甫、苏轼、黄山谷(黄庭坚,北宋)。苏东坡自称其文“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所谓“韩潮苏海”,指韩文似潮刚猛,苏文似海平坦无奇,但无所不有。 钱老说,一个人要写出好文章,最要紧是要多读书,要能刻苦努力。苏东坡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他博览群书,写文章才能广征博引,甚至还自创典故。 唐宋八大家,有苏洵三父子。洵以论辩文最为取胜,其文古雅雄健;苏轼则有多方面才能,样样皆精,为北宋古文运动欧阳修以后的继承者,亦主张“文与道俱”;苏辙,文章风格近似苏轼,但成就稍逊,其文淡泊文静,写景状物,尤为精妙。 宋一代的古文,以唐宋八大家中之宋代六人为代表。(唐宋八大家有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中国文学史》
作者: 钱穆 讲述;叶龙 记录整理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