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
Lv.0 
2022/09/02 10:59
第二天(中)
【1人】
“刘姥姥”是《红楼梦》小说中塑造最为成功的角色之一。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产物,这个人物的成功刻画必然脱不了生活的观察和体悟。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生活,在这期间,曹府想必不缺少这种偶尔上门打秋风的远房穷亲戚;另一方面,曹家家道中落后,曹雪芹曾经移居北京西郊,过着“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苦困顿的生活。这些经历恐怕都是曹雪芹创作刘姥姥这个人物的素材。在《红楼梦》这样一个描述封建大家族富贵繁华、儿女情长的小说中,刘姥姥这个粗糙的、鄙陋的、满口脏话的农村老太太的出现真为这个小说增色非常。刘姥姥虽然是一介农妇,但是却有着农村老百姓朴素的生存智慧,我大概说几点供大家补充讨论:

1.敢于直言。刘姥姥之所以去贾府,是因为王狗儿家业凋零、衣食成忧,所以“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小说中说“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丈母娘训导姑爷这件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毕竟中间隔了一层。

2.善于经营。这里的经营,指的是善于谋划、善于计划的意思。看到王狗儿一筹莫展之后,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于是把王狗儿祖上和金陵王家连过宗这件陈年旧事重提上来,这才有了后文的内容。

3.豁得出去。去贾府打秋风的主意已定,刘姥姥主动请缨,所谓“你又是个男人,又这样嘴脸,自然去不得;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我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刘姥姥是一个很能豁得出去的人,包括后续内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各种搞笑情节,也印证了这一点。

4.知足知止、知道感恩。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就大胜而归,获得了20两银子加一吊钱的收获,但是整部《红楼梦》前八十回,刘姥姥一共也就去过两次,并没有因为贾府的繁荣无休止地的揩油,而且其第二次进贾府还是给贾府送新鲜瓜果的,并不是因打秋风而目的,这是一个朴实的老太太。

5.幽默诙谐、重情重义。幽默这一点,后文刘姥姥进大观园体现的淋漓尽致;重情重义这一点从刘姥姥二进荣府送菜及后文中的营救巧姐可以看出。具体相关情节,我们在讲到后续回目的时候会详细说到。

《红楼梦》

作者: 曹雪芹 著 无名氏 续
领书计划详情
3人点赞
读者留言 (1) 写留言
下面没有了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