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一版本的书的读者,还是需要很强的古文功底的,否则很多都只是囫囵吞枣。比如墨子的“三表”,译者用了古文,我基本上是不理解的,只好再去自己找翻译。在译文的基础上理解。这便是语言的障碍了。
墨子的“三表法”是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的用来判断是非真伪的三条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1. “本”之标准: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 这是以历史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认识真伪与是非的标准。墨子认为,为政者要考究古代圣人先贤的作法及成功经验,以其作为施政行事的效法借鉴。比如,古代圣王大禹治水时,尽心尽力,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为了民众利益不懈努力的行为就是值得后世为政者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墨子在辩论中经常引用《诗》《书》及各国《春秋》中所记载的事迹,作为建立自己观点的根据,强调要通过历史的实际找出深刻的教训。
2. “原”之标准: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 此是以直接经验作为衡量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墨子所说的直接经验是指“百姓”“众人”即多数人的经验,因为个别人的经验容易夹杂主观成分,只有多数人的经验才能作为真假和有无的标准。这意味着为政者要考察民情,审察民众所闻所见的实情,考察施政过程是否符合民意和国情。例如,一项政策的推行,如果大多数百姓都认为它切实可行,并且能够带来实际的好处,那么这项政策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用”之标准: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 这是以社会政治实践的效果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即要评估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的利益,作为检验施政效果的标准。墨子认为一种好的学说或政策应该是在实践中能够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否则就是不能成立和不值得提倡的。比如,一个国家推行的某项经济政策,如果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那么这个政策就是符合“用”的标准的,是正确的、值得坚持的政策。
总的来说,墨子的“三表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三个标准中,“原”即直接经验的“耳目之实”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本”所注重的间接经验最后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用”也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是“原”的进一步具体化。“三表法”体现了墨家以民为本的立场与兼济天下的精神,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领书计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