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介绍:
刘晓莉,作家,管理学硕士。在粤港等地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若干篇,散见于《广州文艺》《香港作家》《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凤凰网”等。短篇小说《保安队长的蓝眼睛》获首届“深港两地短小说”大赛首奖,评论《生命困厄几芳菲》获首届深港两地文学作品书评优秀奖,非虚构《工厂手记三章》获 “看中国、读深圳、走龙华"征文大赛三等奖。
...
51人参加

《汪曾祺散文精选》

作者: 汪曾祺

北京教育出版社

领读时间
2024年07月01日 00:00 - 2024年07月21日 23:59
内容简介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回归日常生活的雍容与恬淡。
推荐理由
汪曾祺博洽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于戏剧及民间文艺也颇多心得。他一生所经历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如启蒙救亡、动荡十年、改革开放等等。当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他的写作趋向宁静、闲适、恬淡,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汪曾棋认为儒家的精神内核是“仁心”和“恕道"。对于儒家仁学思想,汪曾祺的接受是有选择的,他曾说:“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这里的“人情”,指的是儒家伦理情感。这种“人情”以亲情为起点,由己及人,设身处地,在创作中泛化为仁义与忠厚。
汪曾祺重视语言却不露匠气。他的作品分开来读,似乎句句平淡无奇,连篇缀文,便充满韵味。他说:“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平淡的笔调不意味呆板无趣,恰恰相反,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都可在内敛沉稳的笔法中彰显了出来,体现出一位有追求的作家独特的魅力。汪曾祺曾把语言具象化成“流动的水”,此类的比喻也在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出现。语言的流动特性可令看似散乱的篇章变得和谐流畅,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高手笔下,无论是句子,还是结构,乃至整篇文章的意境都显得历历如绘,处处表露出作者表达的圆融无碍,对世间万物的悯恤与体贴,以及生机盎然的处世境界。
温馨提示
本期《汪曾祺散文精选》电子资源需读者自行查找。
精彩书评 (790)
写书评
下面没有了
已结束
确定要领读这本电子书吗?
领读成功!
领读后的图书可以通过【我的阅读】处查看